• 首页
  • 学院专业
  • 培养特色
  • 报考指导
  • 走进青大
  • 联系我们
  • 青大首页
首页 - 院系专业 - 历史学(师范类)
历史学(师范类)
历史学院
授予学位
四年
修业年限
本科
学历层次
  • 专业简介
  • 历年数据
  • 师资介绍
  • 优秀校友
  • 专业介绍

    历史学(师范类)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历史学(师范)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在中学从事历史教学的卓越教师,以及胜任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化事业及企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创新性、研究性、复合型人才。

    历史学人文创新实验班依托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和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举办,培养适合在专业研究机构从事学术研究的具有扎实历史素养和国学底蕴的创新型、研究型、复合型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1)主干课程

    中国史、世界史

    (2)核心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现代信息技术、微格教学、历史学概论、历史地理、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下)。

    (3)实践环节

    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讲座等。

    (4)修读要求

    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毕业标准与要求:至少修读160学分。

    三.专业特色

    打造“双思课堂”,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审辨式思维”教学改革。我们在国内率先开设“审辨式思维”专题系列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创新研究,形成了“审辨式思维+创新实践”特色教学模式。《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大学报》以《将“双思课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探索一流课程建设新路径》等为题对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成效予以专题报道。

    以生为本,践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人文科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获批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改革,实行学业导师制,全体学生进科研团队,在国家级大创项目、全省历史征文大赛、师范生从教技能大赛中砺炼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创新的潜能。

    坚持课程育人,建设新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围绕通识教育、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三大模块完善课程方案,已建成《中国古代史》《中国服饰史》《历史民俗学》《中国佛教文化史(英文)》等校级、省级精品课程10门,开设《审辨式思维》等创新创业课程,“国学经典读写说”活动贯穿于本科教育全程。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实践基地。在中华古籍普查志愿者服务行动、胶海关档案调研与整理、胶东红色历史探寻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青岛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青岛博物馆、青岛档案馆合作建设10处教学实践基地和专业研究基地。

    四.就业前景

    根据《青岛大学年度就业质量报告》,2017年历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4.59%。2018、2019年为100%。2020年学生深造率达36%。2021年达50%以上,2022年达57%,首届人文创新班2021年考研率86.67%。鲁宇航同学2022年考取清华大学中国史研究生。毕业生多成长成为青岛历史教育界的骨干和名师,有相当一部分去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深造。

    据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历史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在法律法学、教育、咨询、知识产权、社会、宗教工作人员等行业就业,其中71.43%在教育行业就业,就业率竞争指数为78.89%,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指数为98.21%,偏向“很满意”水平。

  • 招生计划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全部 2025 2024
    全部 理工 文史
    全部 内地新疆班
    年份 省市 类型 科类 计划数 备注
    2025 山东 普通类 综合改革 40 --
    2023 山东 面向青岛招生 综合改革 40 面向青岛地区招生
    历年分数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全部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全部 综合改革 理工 文史
    全部 普通类 本科二批
    年份 省市 科类 类型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备注
  • 就业前景
  • 求学深造
相关专业
历史学(师范类) 综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实验班(历史学)
青大主页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学籍查询
电话: 0532-83780001~0009    Email: zsb@qdu.edu.cn    地址: 青岛大学博文楼201A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青岛大学   技术支持:北京云智小橙科技有限公司